隨著捷運路網發展及旅運量提升,現有的車站空間已不足以容納日益增加的服務需求,為打造以人為本的乘車環境,臺北捷運公司與臺灣設計研究院攜手延續「臺北捷運再設計」計畫,改造淡水信義線臺北車站B3層大廳,自11月1日起開始進行第一階段改造工程,將封閉臺北車站淡水信義線往板南線B3層穿堂部分區域及該處閘門,保留另一側通道通行,旅客可從臺高鐵交界處閘門或旅客詢問處旁閘門進出車站。施工期間現場加強公告,有需要的旅客可洽車站詢問處或服務人員協助。
舊日民眾對於台電的印象,還停留巨大變電箱、冰冷的辦事處,盡管「電」和大家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對普通大眾來說,還是有著難以靠近的距離感。而近幾年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將設計導入整體的經營,試圖扭轉大眾的印象,透過「打開台電」計畫,以設計力驅動公共服務創新。本次針對基隆的台電營業處門口候車亭,邀請台灣設計研究院統籌,以及柏成設計改造,展開實踐服務創新的實驗場所。
本次分享的案例,是來自曼谷的設計工作室TOUCH Architect,兩位建築師Setthakarn Yangderm 和 Parpis Leelaniramol,便先從自家的迷你工作室綻開一系列的改造,建物總共三層,在這三層的家庭工作室被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為:辦公空間、私人住宅和共享空間。讓我們一起一窺究竟他們如何發揮創意,創造出迷你且機能十足微型建築吧!
友善環境刻不容緩,無印良品從「對於社會、對於人類生活有所貢獻」出發,讓團隊的每位夥伴、與企業有關聯的人,都能對於社會上產生的議題具備敏感的認知度、並且重視問題的發生原因與設法想辦法解決;無印良品所提供的商品、服務、活動等的重要準則,都是以減少地球的負擔、以及友善人類及環境為基本思考。
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動物,一間房子住久了,難免會想改變一下格局、裝潢,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重新翻修不僅需要花時間,更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除非你的經濟條件本來就相當寬裕,又有好幾間房能夠輪流居住,不然這個願望只能放在自己心中想一想而已,但其實有一些方式能夠透過低廉的成本、短期的時間就讓住家空間改頭換面,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並非所有的室內設計都必須經過全面大改造,有時候只需要更動一些小細節就可以完全改變房間的外觀及給人的感覺,例如以下4種方式就是很不錯的參考建議喔。
除非你住在郊區或鄉下,不然每個人難免或多或少會被噪音問題所困擾過,畢竟隨著都市發展,民眾所擁有的住家面積越來越小,但噪音卻可能越來越大,那麼要如何避免聽覺污染呢?有幾個方法值得參考一下。
此棟透天住宅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線老舊,地下室潮濕,因此全屋基礎工程包括水電管線、窗戶全面更新的處理大費周章,此外,二十餘年前的設計風格,早已不合時宜,必須全面改造。設計師在盡量不變動格局的狀態下,將戶外陽台架高,讓客廳視線得以延伸,並將原本電視牆與沙發的位置互換,坐在客廳隨時可窺見來訪客人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