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空間與藝術品結合,傳達出「雲端漫遊,舞動風潮」之意,串聯生活的敘事場景,藉由藝術為空間創造價值,同時在地面與天花板上以流暢曲線呼應海潮的自然魅力,讓空間結合家居並達到有生命力的生活共鳴。此作品最後也獲得2023美國IDA-Honorable Mention、2024 iF Design Award的國際殊榮。
隨著AI人工智慧的技術愈來愈發達,科技與生活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高冷潔淨、俐落率性的科技未來感風格,除了常見於電影場景外,不管是商業空間、辦公室、居家環境也不少見,透過掌握以下三種元素,就能讓空間煥然一新,就由設計巧思與材料搭配,進一步將科技感注入在空間裡,跳脫傳統室內設計約定俗成的框架,以下盤點幾種能夠突顯科技感的元素,讓空間氛圍走在最前衛的感官中吧!
想創造出一進門就讓人驚呼連連的室內設計,那麼透過燈光營造出高調科幻的視覺效果,絕對是你必學的招數。不論是透過大小落差的鏡面反光、或開燈時光影的疊加,都能達到高調奢華的迷幻感,或者只是一盞標新立異的造型吊燈,燈光搭配不同的空間,就能讓每個角落都藏著屬於自己的驚喜。
你對未來感的想像是什麼,是一種突破現有框架思維的異想之境嗎?如果你是個不安於現狀想挑戰各種不同可能性的人,未來感的居家設計也許就是你居家裝潢不錯的選擇,但想要挑戰這種有點冷調又帶著魔幻迷離的氛圍,該如何營造呢?
近年來,在各產業領域都能看見3D列印技術的身影,服裝、汽車、建築、食品等等,皆能運用3D列印技術。其實,3D列印技術早期被人們應用來增量生產,因為其快速成型的製模法能減少時間、人力及原料耗費,然而,隨著技術的成熟,3D列印的功能已不只有增量了。
在去年10月底社群媒體龍頭臉書(Facebook)宣布將公司名稱改為「Meta」,並致力發展元宇宙概念後,「元宇宙」(Metaverse)一詞便迅速地在全球各地興起,掀起一波熱潮,成為當今最引人注目的科技發展。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未來生活似乎觸手可及。輕盈、漂浮、自動感應等,已然成為科技生活的關鍵詞。透過居家商品獨特的外型設計,呈現猶如科幻電影場景般的前衛美學,進而打造、實現未來感生活。
電影中時常出現的大型屏幕牆,播放著與外在環境不同的景象,將空間運用影像播放來界定,這樣的場景在北京的SODA實踐了,他們為了詮釋對未來居家生活的想像,而設計了「無界客房」。
辦公空間時常運用工業風的自然、粗獷、不修邊幅,來代表一間公司真誠又親民的樣貌,而思為設計將辦公室常出現的工業風,搭配未來感的科技與冷冽,運用在會計師事務所,正好展現事務所的專業與冷靜。
由「得時創行」創意整合品牌所打造的「遇 • 場 P • L • A • C • E」創意空間品牌第一個空間座落於松山文創園區,重新開啟前身為擁有超過80年歷史的日式澡堂,第一波展覽由得時創行創意總監鄭逸庠統籌,並邀請到金曲獎視覺統籌顏伯駿首次擔任策展人,以《那些,我們所探究的真實》為題,透過9位不同領域的台灣創作者作品,引導觀眾與作品展開對話與交流,一同探索並感受真實於不同階段表現的狀態及歷程。
透過設計細節的安排,將專屬於屋主的個人特質一一化為設計的符號與元素,呈現未來感與人生信仰並存的個性住宅。在天花板設計上先以圓為造型設計間接光源,同時在圓框上融入屋主研究的外星文字,特殊圖騰展現出個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