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人與空間的和諧關係,山粹設計團隊以理性剖析設計本質,從一個環境的形式、格局、動線、機能等思考,精心探究一個家的比例與平衡。以現代美學底蘊實踐設計,開展現代簡約風格之空間的獨特性,搭配此案地理環境能夠近觀河岸之餘,同時可遠眺日後餘暉,透過引光入室,搭配格局動線的調整下,為空間帶入明亮採光之餘,結合窗景也讓生活增添豐富表情。
雲林草嶺地景多變,從山巒、瀑布到峭壁與河谷,呈現獨具風格的天然景色。這裡經歷921地震的洗禮,也長期面臨青壯年人口外移的問題,而草嶺蓬勃發展的觀光業,在第二代年輕一輩接手的永利飯店下,與深具專業的宇肯設計團隊攜手合作,為老屋打造新生命,如今迎來了嶄新的飯店型態,在幽靜清新的周遭環境下,以時下年輕人喜歡的北歐調性,打破傳統飯店窠臼,為旅人帶來清新簡約的全新住宿風貌。
人們喜歡把生活填滿,但只要靜下心來看,很多東西是不必要的,同樣的空間也是一樣。從線條、色彩、量體、格局等各面向去蕪存菁,做出空間設計上的斷捨離,晴谷室內設計團隊重視生活的減法美學,在精準掌握空間尺度下引光入室,為居家烘襯出北歐優雅的寧靜生活品質。
設計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空間美化,更是以人為主體與空間的和諧對話,五二設計團隊不追求華麗的設計語彙,在乎屋主真實的居家感受,滿足生活上的機能需求外,更透過巧思將空間的點線面,結合採光優勢,為居家光影襯托出迷人的視角,營造出現代極簡風采,為這個家的幸福故事揭開完美序幕。
當清幽氛圍依循著光緩入和室之中,將襯托出空間時明時暗的閑靜之姿,使繁忙與喧囂能留有一處心靈淨土,與光為伍的同時,更讓人徜徉於日式風情獨有的和煦光景裡。
一提到小坪數空間,總是讓你覺得陰暗又狹小嗎?其實可不一定,只要善用設計巧思,在多麼小的空間格局,也能給你寬敞通透的舒適氛圍,而且其實除了藉由開放式廚房設計之外,小坪數空間還能透過其他方法來達到放大效果,那就是「引光入室」。首先要保持窗戶最大化,接著以空間色調的挑選、區域動線的規劃、通透材質的搭配,進而達到引光入室的明亮效果,就能讓原本坪數小的空間,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明亮寬敞,以下透過引光入室設計的小坪數空間案例,讓你大開眼界吧!
這間純白色的別墅坐落於菲律賓奎松市,外觀由白色混凝土所覆蓋,建築師在壁面上做出梯形的凹陷造型輔以長形窗戶,讓室內外的景色得以相互流通。由於屋主希望能享有寬廣的生活區域,因此占地面積達400平方公尺,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所以建築師採用L形劃分來達到目標。
此案為屋齡24年的中古屋翻新案,屋主為極重視家庭生活的一家四口,玄關地板鋪以充滿律動感的六角磚,引領視覺停留,並在上方大量留白,讓人忽略了樓板不高的屋況。擺上可愛植栽及舒適穿鞋椅凳,四周的淺藍色方形磁磚在穿透窗櫺的自然光源映射之下,這個迎接屋主返家的溫馨角落,霎時顯得寧靜又美好。
此案的最美景觀,在於可看到綠景及寬闊的視野,而且業主喜愛北歐風的簡約風格,所以設計師特別放大此案優勢,視覺上利用不複雜的造型及材質,還有綠色牆壁的導入,呈現融合室內外的連貫視覺效果,玄關及客廳天花板淺綠色線條延伸串連空間以達到場域融合的感覺。
本案位於新竹市,是一個28坪、三房兩廳的北歐風設計案。屋主是一位工程師,養了一隻心愛的貓,也收集了許多黑膠唱盤,設計師特別針對屋主的特性量身打造關於他的夢想屋。
屋主為一對年輕新婚夫妻,因雙薪家庭的型態,生活各自忙碌,所以回到家後更珍惜彼此的共處時光。平日喜好旅遊及朋友聚會,同時也希望能為日後擁有孩子時預先做好準備。這間屋齡二十年的房子,原格局為三加一房,但因傳統格局隔間過多導致採光不佳,屋主希望公共空間區域可以更加明亮,另外也期待家人交流可以更加親近密切,因此設計師透過空間功能性的轉換,將其中一間臥房轉換成開放式的閱讀休憩區並與廚房結合,透過開放式的設計,讓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甜蜜。
提到辦公室,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單調、制式、規格化,沒有什麼需要討論的,反正只不過是一個上班必須待著的地方,等到下班時間一到,就立刻離開,至於環境好壞,與身在其中的人似乎關係不大,但換句話說,工作熱情也因此被一點一滴消磨殆盡,而做為一間設計公司的辦公室,設計師有責任針對環境進行改造,除了形塑空間美感,更重要的是藉此讓每一位員工再度愛上工作。
業主是一位喜歡簡單大方居家風格的研發工程師,於是設計師特別為他打造淨透無負擔的格局配置,讓室內空間呈現極簡、高優質北歐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