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場與世界的對話,也是趟時空交錯的冒險,它讓我們穿梭於不同的城市,感受歷史的沉澱、體驗當地人的日常,並在風景與文化的交織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這趟旅程,我從法國南部的蒙彼利埃(MONTPELLIER)與那邦尼(NARBONNE),到克羅埃西亞的史普利特(SPLIT)與赫瓦爾(HVAR),沿途的古城遺跡、壁畫藝術、玫瑰色的鹽湖與湛藍的海岸,都讓人沉醉於歲月的詩意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透過我的雙眼與腳步,邀請您一同深入這些充滿故事的地方,體會其獨特的風情文化。
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大學城,是蒙彼利埃(MONTPELLIER)給人的第一印象,實際探訪之後,城鎮巷弄中富饒古樸之趣,這裡有著全歐洲最大的徒步區,下了電車後,沿著斜坡往上走,便能看見著名的「主教座堂」(CATHÉDRALE SAINT-PIERRE DE MONTPELLIER),高聳的哥德式塔樓建築,縱使沒有金碧輝煌的外觀,更讓人感受從前那段亙古的永恆時光。
離主教座堂的不遠之處,即是蒙彼利埃另個熱門景點:佩魯長廊(PROMENADE DU PEYROU),時逢初夏,在微風中遙望長廊的中央,有座路易十四的雕像,英武挺拔、氣勢非凡,這裡是這座城市的制高點。在輝煌的十七世紀過往,如此輝煌壯麗的建築,足以彰顯其強盛國力。再沿著石階登高而上,看見了如神殿般的水庫,以及總長約800公尺的「水道橋」(SAINT CLÉMENT AQUEDUCT),每逢週末橋下會舉辦市集,與庶民生活自然結合,讓人又再次地嚮往法國人的浪漫與自在。
告別了古建築,我前往欣賞城市中的壁畫藝術,法語以「TROMPE L’OEIL」稱呼這類型的畫作,以假亂真,即是「錯視」(OPTICAL ILLUSION)的意思。照片裡的這幅創作,將街景置入在EDOUARD ADAM SQUARE廣場中,人來人往,電車交錯行駛,壁畫前還有露天咖啡座,以假亂真,真假交織在一起了,相當有趣。造訪當周,BEAUX ARTS區正舉辦一場熱鬧的音樂慶典,封街管制,大大小小的樂團輪番上陣,精心設計舞台造型,為法國的夏季揭開序幕。
蒙彼利埃 MONTPELLIER壁畫。
如果說蒙彼利埃是位青春洋溢的女孩,那邦尼(NARBONNE)就是位家學淵源的仕女。那邦尼的市中心不太大,從車站走過來十幾分鐘,便可以看到旗幟飄揚,充滿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市政廳,那邦尼在古羅馬時期為納磅高盧行省的首府,多米蒂安大道由此通過,因此有「小羅馬」之稱。
市中心的主教堂「LA CATHÉDRALE SAINT-JUST-ET-SAINT-PASTEUR DE NARBONNE」,於西元1272年以聖露西島的石材建造而成,相當稀有,可說是古建築瑰寶,這裡也是法國南部最高和最大的禮拜堂,教堂內有多件重要藏品,如大主教墓、多色祭壇畫、小禮拜堂中的14世紀聖母瑪利亞、17世紀的巴達欽高祭壇、大管風琴等等,都是相得值得一看的瑰寶。
離開了那邦尼,大約20分鐘的車程,有個遺世獨立的小漁村「格呂伊桑」(GRUISSAN), 一場「玫瑰色的旅程」正式展開。從那邦尼出發的公車,一小時僅一班,在格呂伊桑村外的車站下車後,穿過港口進入漁村,步行約40分鐘後,便可以抵達「格呂伊桑鹽湖」(LE SALIN DE L'ÎLE SAINT-MARTIN DE GRUISSAN)。格呂伊桑鹽湖位於地中海和克拉普山(MASSIF DE LA CLAPE)之間,占地450公頃,是個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天然日曬鹽產地,透過自然能量將海水結晶成為鹽巴,湖裡的特殊藻類讓湖水成為美麗的玫瑰色,鹽場共有100多種不同類型的鹽,當我望著這一片玫瑰色汪洋般的仙境,讓我再次讚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更是人類應該盡心守護的一件完美寶藏(PETITS BIJOUX )。
粉紅色鹽湖-那邦尼。
位在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史普利特(SPLIT)海港城市,有著多樣化的風貌,如同一位風情萬種,風格百變的「千面女郎」。史普利特這座古城已有1700年歷史,最知名的莫過於城內的羅馬帝國宮殿——「戴克里先宮」(HISTORICAL COMPLEX OF SPLIT WITH THE PALACE OF DIOCLETIAN),當年這座宮殿具有絕佳的戰略位置,如今搖身一變,成為熙來攘往的市中心,無論是在地市集、商店、餐廳或是酒吧,好不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電視影集《冰與火之歌》(GAME OF THRONES)中,龍母所征服的城市——「彌林城」,史普利特即是主要場景。臨近皇宮的「邱比特神廟」(TEMPLE OF JUPITER),建於西元295-305年間,據聞在六世紀,興建戴克里先宮期間,曾為「聖若翰洗者洗禮堂」,同時建造了供奉聖多默的地下聖堂。神廟裡主要供奉的是古羅馬神——JUPITER,為古羅馬宗教神話裡的天空之神、雷神與眾神之王,主要代表動物為鷹,更是羅馬軍隊最常見的符碼之一,有如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存在。位於神廟前的人面獅身像,已有3500年歷史,相傳為埃及人供奉給當時在位皇帝的供品。
緩緩地往城外移動,皇宮外圍的「約瑟普.尤拉伊.史特羅斯梅爾」(JOSIPA JURJA STROSSMAYERA)公園矗立著高聳參天的「寧斯基雕像」(MONUMENT TO GREGORY OF NIN),這是座高達28英尺的中世紀主教雕像,當地人們會過來撫摸祂的金腳趾,是種許願祈福儀式,相當有意思。持續往海港的方向前進,在MARMONTOVA大道上,有座饒富趣味的「FOUNTAIN + CUP」噴泉引人側目,這是克羅埃西亞著名雕塑家——卡日米爾.赫拉斯特(KAŽIMIR HRASTE)於1998年所設計,名為「PIRJA/FIGA TEACUP FOUNTAIN」,偌大的杯子與雙手意欲著「你想要的東西無法取得」,亦是象徵著克羅埃西亞九〇年代的艱難歲月。史普利特如今已是通往其它小島的門戶,旅客們可以選擇一日來回跳島行程,也可以搭乘渡輪直接開車上船,前往其他島嶼,一睹當地迷人風情。
亞得里亞海。
約莫一個半小時,便可從史普利特搭乘渡輪到這座絕美小島——赫瓦爾(HVAR)。初到赫瓦爾,映入眼簾的,是大量的薰衣草梯田,對於熱愛香草的我,著實興奮不已。此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文化遺產的一種特殊地理景觀——「乾砌石牆SUHOZID」(DRY STONE WALL),更是值得一看。
乾砌石牆在克羅埃西亞沿海地區有著悠久的傳統,屬於地中海風格建築。這種石頭源自當地的自然景觀,被運用至房屋、牆壁和樓梯;在山坡上,更被砌成小丘,能夠維護土壤,以及保護植物免受惡劣天氣的破壞,如今這些別具風格的傳統建築實例,也成為一座座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次讓人驚嘆!
克羅埃西亞-薰衣草島HVAR。
如果說史普利特是顆湛青的藍寶石,「十六湖」就是枚鬱翠的祖母綠。十六湖位於普利特維採湖群(PLITVIČKA JEZERA)內,是克羅埃西亞最大、最古老的國家公園,十六湖的絕美景觀形成已有一萬五千年的時間,並在197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也被CNN評選為一生必訪的世界15大絕美景色之一。國家公園內有許多瀑布,一整個下午,吸取日月精華,能量飽滿,我準備繼續啟程,前往下個流浪之地。
克羅埃西亞-十六湖。
更多精彩內容 https://www.idshow.com.tw/idtalk
國際設計獎項服務規劃 https://award.idshow.com.tw
【 歐洲絲路專欄 | BECKY CHEN 】 美學聚落執行長, 長年持續工作旅行,透過自身的觀察,探索世界,傳遞有溫度的感知哲學。
美學聚落 Aesthetics Tribes 擔任共同發起人暨執行長
BC Marketing Inc. 主理人
中國科大設計產學中心 顧問
2018台灣室內設計週擔任策略長
曾任永興家具事業擔任品牌策略長
曾任台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擔任公關長
就讀 EM-Lyon Business School of Management,法國里昂商學院 Summer Session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