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房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場域,在設計兒童房時,需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兼顧安全性與創意性,為他們創造一個既舒適又富有啟發性的環境。兒童房必須兼顧安全與創意。(圖片來源:寓子設計)
學齡前兒童房設計(0-6歲) 安全性為首要考量
學齡前的孩子活潑好動,對於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在這一階段的兒童房規劃中,安全設計成為首要考量。
1.家具設計與佈局
家長可以選擇具有圓角設計的各式家具,或在邊角加裝安全防撞膠條,降低孩子碰撞受傷機率,避免在房間內放置尖銳物品或大面積玻璃,同時加裝安全護欄,特別是在嬰兒房中;插座需安裝保護蓋,電線則應妥善收納,確保孩子安全。
2.功能區域劃分
孩子在這階段以遊戲為主,可在房內規劃遊戲區和收納區,遊戲區可預留較大空地,鋪設軟墊能讓孩子安全玩樂。例如,設置黑板或白板專區,讓孩子盡情塗鴉,發揮創意,同時方便父母清潔。收納區則可放置玩具收納櫃和系統收納櫃,培養孩子的整理習慣。
3.地板材質選擇
兒童房可以選用質地柔軟的地板材質,防止孩子在跑跳時碰撞受傷或跌倒,例如木地板,或鋪設柔軟的地毯、塑膠軟墊或是巧拼地墊,同時也能避免刮傷地板。家具設計採用圓角設計。(圖片來源:千屹設計)
學齡後兒童房設計(7歲以上) 學習與隱私需求提升
隨著孩子進入學齡期,閱讀和學習的需求增加,對隱私的重視程度也提升。因此,兒童房的設計需相對調整,以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
1.可調節的書桌椅
家長選擇可調整高度的成長型書桌椅,配合孩子不斷成長的身高,符合人體工學,培養正確的坐姿,避免出現駝背或脊椎側彎等問題。
2.充足的採光與照明
確保房間內有足夠的自然光線,為孩子提供舒適的閱讀和學習環境,若自然光不足,可加裝適合閱讀的燈具,避免光線不足對視力造成影響。
3.隱私與獨立空間
進入學齡期的孩子開始重視隱私,需要獨立的生活空間,特別是當家中有多個孩子共用一間房時,應確保每個孩子都有專屬的空間,保有自己的小天地,避免互相干擾。
4.功能區域調整
在學齡期,閱讀學習區的需求增加,遊戲區則相對縮小,可在房間角落規劃獨立的閱讀學習區,並與其他功能區分開,讓孩子專心學習,避免分心。同時,增加多功能收納區,方便孩子收納衣物、書本及個人物品,培養良好的整理習慣。可調節的書桌椅以及充足的採光與照明。(圖片來源:宜荷設計)
小坪數兒童房設計 空間的有效利用
在現代都市中,居住空間有限,如何在小坪數的房間內為孩子創造舒適的環境,是設計中的一大挑戰。
1.床位佈局
將床的一側靠牆擺放,避免將床放在房間中央,造成空間零碎,降低實用性。床靠牆放置有助於確保家具佈置的動線順暢,避免使用書桌椅時與床具發生衝突。
2.一體成型的系統家具
考慮使用一體成型的系統家具,將衣櫃、床、書桌、書櫃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空間,減少轉角處或畸零空間的產生。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空間利用率,還能在視覺上創造出寬敞的效果,讓孩子感到舒適清爽。
3.垂直空間的利用
善用垂直空間設計,充分利用床的上下方空間,增加收納容量。例如,選用架高床架的設計,上方作為睡眠區,下方則可規劃成閱讀學習區或收納區,擺放書桌、書櫃等。此外,選擇具有收納功能的床架,如上掀式或抽屜式床架,也是增加儲物空間的好方法。若家中有兩個孩子共用房間,雙層床架(上下舖)也是不錯的選擇。床的佈局能給每個孩子都有獨立的小空間。(圖片來源:千屹設計)
監視器的應用
對於嬰幼兒階段,監視器可協助家長遠端掌握孩子動態,包含防止跌倒、窒息等意外發生,尤其是搭配聲音偵測與移動感應功能的智慧監視器,能即時通知家長異常狀況。然而,選擇監視器時,也應考量加密技術 以防駭客入侵,避免裝設在過於私密位置,如更衣區或床邊。
進入學齡期後,孩子的自主性與隱私權意識提升,家長應漸進式調整監視範圍,例如僅公共區域或在房門口設置,並與孩子溝通使用目的,避免產生監控壓力。未來,AI 智能影像分析可進一步幫助家長在保障安全的同時,也尊重孩子的隱私與成長需求。360度監視器。(圖片來源:晶睿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兒童房設計需隨著孩子的成長動態調整,兼顧安全性、創意與實用性。學齡前期以安全與探索為主,學齡期則強調學習與隱私,而小坪數空間則需靈活運用垂直空間與系統家具。透過合理的規劃,不僅能提供孩子舒適的生活環境,還能促進其成長與學習,讓兒童房成為兼具安全與創意的理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