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老屋新生命是保存老舊建築的重要議題,琢隱設計團隊將30年老屋翻新打造,以巧思擘劃日式特色餐食空間,結合品牌特色重新活化場域,並在創新與傳統中開創獨具特色的空間視野,並滿足用餐環境的座位需求,形塑機能兼具質感的靜謐迷人餐飲空間。
此案為38坪的商業空間,以品牌概念中的「荻」為設計定調,契合精緻料理手藝,藉由植物隨風搖曳的想像衍生出日式空間調性,於淡雅純粹的色調中,使人沉浸於空間,陶醉於美味料理。在設計上搭配材質紋理、動線格局、燈光配置,讓品牌特色與空間完美契合,並於細節注入巧思,完美突顯職人的手作溫度、精緻細膩的用餐體驗。整體空間從天花板、壁面,乃至座位下的腳踏板,都以日本檜木製作而成,而天花板局部搭配和紙,營造舒心溫潤的和風調性;長廊的部分,透過採用日式傳統的障子門結合工法巧思,不只提供隱私,更能有隔音效果,於燈光設計下在傳統與創新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在設計上比較具挑戰性的地方,主要是透過異材質的拼接如木作與白洲土,其規劃上必須先確認工序,如此才能妥善呈現兩者的紋理搭配。除此之外,在動線設計上也下足功夫,透過回字型動線巧妙連結大、小包廂,並串連廚房,讓動線流暢而彼此不受干擾。在細節處理上,於入口處的外側壁面,以木皮染色的手法,透過黑綠色木皮營造黑鐵斑駁的時代感,藉此與門口的深色市松樣式壁磚呼應;在入口的端景牆面,以珪藻土結合稻穗,在輕柔之中襯出自然的氣息;在包廂中,運用白洲土搭配師傅的手工紋理,突顯荻的風姿,也為空間渲染出大地的自然意象。
原始基地為屋齡30年的空間,針對漏水的區域,以發泡材料補強,同時對廚房天花板的部分鐵皮進行結構補強,另外也對老舊管線進行更換。由於空間本身為狹長型格局,透過設計將大、小包廂的動線區隔,讓不同客人的行徑空間不受彼此干擾,同時巧妙將廚房串連其中,為兩個包廂提供服務,將空間擘劃成業主在動線使用上更好運用的樣貌。
整體空間追求自然意境,在設計上扣合荻的元素,藉以純粹的材質紋理、淡雅的樸實色調,為空間烘托出日式調性。為到訪的客人迎來獨樹一幟的感官,體驗出不同以往的用餐氛圍。從全室的材質運用、格局動線的劃分、空間機能的形塑到燈光氛圍的營造,在在令業主心滿意得,與品牌巧妙連結下,更讓職人的手作溫度與空間巧妙合而為一,讓人細細地品味精緻板前料理之空間細節,感受日式與現代語彙交織的細膩質韻。
琢隱設計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310巷2號8F-7
02-2563-6356
更多精采內容:www.idshow.com.tw/i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