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追求不斷突破再創新,而一個好的設計可以改善空間問題,使生活便捷,讓品味美感進而提升。南方事務所設計團隊透過豐沛設計能量,結合美學素養背景,讓此案在建築的既有框架下,重新梳理空間尺度與消彌結構紛擾,以更自由、俐落的方式,滿足業主嚮往的生活模式。除此之外,考量業主喜好與需求,也預留公領域空白畫面讓生活保有藝術創作的空間,將專屬居住者的符號鑲嵌在居住空間中,是以使用者為本體出發而產生的設計行為。此案最終也獲得金點設計獎的殊榮。
此案為單層戶型的長向空間,廊道的前後明確區分出公私領域的機能形式。一進入屋內,在主要動線旁連結面對大片綠景的景觀陽台,開闊的視野模糊空間與綠意間的界線。入口景觀陽台在設計上虛化了攏長的長向動線,更希望藉由面對綠海的建築條件,置入島台與分散四周的景觀與家具,藉此創造不同的生活場景。一方面充當女主人授課花藝的戶外教室,也延續了男主人兒時在眷村生活家庭聚會的場景。
設計團隊以業主需求為設計核心,考量業主以故鄉的度假宅需求為設定,公領域以更自由的方式配置。然而,在細節注入巧思,於空間中央的量體除了滿足前後的收納及電器櫃機能,亦串聯不同世代的中西廚烹飪習慣,兼顧三代家人不同的喜好,型塑出多種選擇的生活樣貌。
跳脫常見的居家配置與形式,客廳捨棄設定常規電視牆面及傳統沙發座位,使空間不被制式的面向所界定,也更能在各種不同的場合或聚會中變化出更多不受限制的使用方式。公區底牆因建築結構產生零碎的進出面,藉由長向的框架整合畫面機能,滿足了業主對於餐具、書籍、收藏品及酒水等等不同的陳列想像。
除此之外,在私領域配置除了滿足家庭成員不同的生活習慣,把每間臥室的衣櫃機能置於空間的廊道上,將空間內部尺度釋放,使用上更加餘裕舒適。主臥室設定了行李平台的機能,讓業主回到故鄉不會再因為行李箱的置放空間煩惱。廊道則藉由材料重新編排,預留放置藝術收藏品的空間,展現自己獨有的品味也賦予更多生活場景轉換的可能性。
更多精采內容:www.idshow.com.tw/idtalk
國際設計獎項規劃服務:https://award.idshow.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