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了推動永續發展,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家住都中心)致力於以環境友善為核心的建築工法,從施工階段著手降低汙染與碳排,實現綠色營建的目標。今年12月,國家住都中心的多項社會住宅建案榮獲新竹市、花蓮縣及臺南市地方政府頒發的環保獎項,成為綠色工地典範。
社宅不僅是居住空間,更是永續理念的實踐場域,透過採用系統模板、預鑄工法,以及智慧監控等創新技術,達成建材循環再利用、減少施工廢棄物生成及抑制工地汙染的多重目標。
位於新竹市的「中雅安居」社會住宅,採用了系統模板與預鑄工法,大幅減少傳統建築過程中的碳排放。系統模板可多次循環使用,而預鑄構件則透過工廠化生產,降低現場施工廢料與能源消耗。同時,該工地加強了汙染防制措施,榮獲新竹市政府頒發的「營建工程優良工地」獎。
新竹市首座社會住宅「中雅安居」。(圖片來源:新竹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花蓮縣的「中美好室」社會住宅則注重科技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工地導入智慧監控設備,針對粉塵逸散進行即時檢測與處理,有效減少空氣汙染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此外,選用低汙染建材,例如環保型混凝土與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塗料,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環境負擔,獲頒花蓮縣政府的「環保工地」獎項。
花蓮縣中美好室。(圖片來源: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臺南市的「億載安居」社會住宅在施工過程中,採用了系統鋁製模板,不僅減少一次性木模板的使用,還降低了廢棄物產生量。該工地更引進智慧化監控技術,搭配即時通報及自動防制系統,確保空汙和揚塵的精準控制,成為該市1萬2千處工地中的翹楚,榮獲「優良營建工地」獎。
臺南市億載安居。(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為進一步落實綠色建築理念,國家住都中心還選用多種符合永續標準的建材,包括高效能隔熱材料、再生骨材混凝土、低耗能玻璃,以及太陽能板等。這些建材不僅減少了建築的碳足跡,還提升了居住空間的能源效率,為居民帶來更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
永續工法的推動是國際建築產業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發展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將深化預鑄工法與系統模板的應用,結合更多智慧管理技術,全面提升工地施工品質及職業安全,敦促營建產業共同邁向淨零排放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