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長簡瑟芳於「淨零巨擘永續共融」首都高峰ESG論壇中提出了全面性的「降溫城市計畫」,旨在透過三大策略緩解城市高溫問題,同時兼顧減碳與永續發展,這項計畫包含「體感降溫減碳」、「建築能效降碳」及「密集綠覆固碳」,希望從設計、建築與生態多方面著手,為城市帶來清涼轉變。
綠化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
台北市的「降溫城市計畫」是一項兼顧環境與社會需求的多面向解決方案。這三大策略不僅對現有問題對症下藥,更為城市長遠發展描繪出清晰的藍圖。從建築設計到綠化推動,每一項措施都展現出對居民福祉的深刻關注與對環境保護的承諾。
第一、從建築規劃設計著手,讓城市更適宜人們生活,計畫鼓勵建築物增加陽台、露台及立體綠化,並推動連續遮蔭設施與騎樓建設,為行人提供一個遮陽避雨的友善空間。這些措施不僅改善戶外體感溫度,還能讓人們減少對空調的依賴,達到減碳與便利並行的效果。
第二、提高建築能效是城市降溫的關鍵環節,都發局率先針對公部門新蓋建築提出「建築能效評估1+」標準,並開始要求部分興建中的建築逐步符合相關規範。雖然提升建築能效會增加初期成本,但能從長遠角度減少能源消耗。目前,市府已提出自治條例草案,將在議會審議後推動至民間,逐步讓城市中的每一棟建築都成為低碳典範。
第三、綠化是降溫的基石,市府將與多個部門合作,提升公園、河濱地區及兒童遊戲場的綠覆率,同時推動綠屋頂與綠建築的普及。這些措施不僅能有效固碳,還能讓戶外空間更宜人,進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
隨著計畫的推進,台北市將朝著低碳、宜居的永續城市邁進,不僅是為了解決當下的氣候挑戰,更是為下個世代打造一個清涼舒適的生活空間。這項計畫將成為其他都市對抗熱島效應的重要範例,為全球城市應對氣候變遷提供啟發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