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絕後的沉浸式AI藝術體驗,由來自土耳其的全球頂尖藝術團隊「Ouchhh」,展出其團隊十年的精華,帶來最具代表性的八大作品,其中三件作品更使用台灣相關數據,包含音樂、海洋、空氣等,透過AI人工智慧的重新演算,創造出台灣版獨家的專屬影像!
全球獲獎無數,頂尖AI數據藝術團隊「Ouchhh」
來自土耳其,曾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的AI藝術團隊「Ouchhh」,由工程師、學者、創意編碼師、媒體藝術家、動態圖形設計師,以及其他各領域人才所組成,擅長透過電腦數據來進行創作,橫跨繪畫、建築、雕塑、科學、音樂等各種領域,並以AI人工智慧、數據雕塑、公共藝術和沉浸式體驗等不同手法,呈現極具視覺衝擊的藝術創作。本次展覽以「Ouchhh」創立至今十週年回顧為主軸,規劃四大場館、八大作品,介紹「Ouchhh」團隊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八件精采沉浸式數據藝術大作。
1. 「數據之門(Data Gate)」
全球首創以NASA克卜勒任務中太空望遠鏡所收集到的數據為基礎,利用機器學習構想所成就的藝術作品。「Ouchhh」團隊取得神經網路辨識系外行星的結果,並對這些數據進行視覺化和程式化處理,透過沉浸式數據雕塑的形式展現,將整個宇宙裝進一個立方體。
2. 「詩意的AI(Poetic AI)」
透過AI人工智慧對2千多萬行的文本進行學習,這些文本都是由曾經改變世界命運的知名科學家們所撰寫的理論、文章和書籍,內容涵蓋光、物理、時空等不同領域,將抽象的數據轉換成具象的視覺藝術品,打造出一個結合詩意和科學意識的超現實空間。
3. 「光之拱門(Arch of Light)」
「Ouchhh」團隊將包括拉斐爾、多那太羅、達文西、提香、米開朗基羅等超過320位義大利藝術家的雕塑、繪畫和建築藝術作品,導入以Python編碼語言依據數據集量身訂做的AI之中,讓AI學習義大利的古代繪畫雕塑技法,從拜占庭藝術到義大利現代與當代藝術的所有範疇,讓AI得以吸取超過1,700年義大利藝術史的美學精粹。
4. 「AI梵谷(AI Van Gogh)」
數據來源使用梵谷生前創作的518件作品,創作耗時504小時完成,結合數據及繪畫技術賦予梵谷作品獨特新生命。透過AI人工智慧重新詮釋,轉化為120億個粒子所組成的全新藝術作品。
5. 「艾娃V2(AVA V2)」
此件裝置藝術是一場跨銀河系的探索,帶領觀眾發掘並認識事物的結構和性質。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作品靈感來自「巴克敏斯特・富勒」經典的圓頂結構和粒子物理學,讓觀賞者得以窺探這個星際的未來!
6. 「海洋數據(Ocean Data)」
在Ouchhh的「海洋數據_台灣微風」中,使用台灣周遭海洋相關數據,觀眾就像這座島嶼一樣被海洋包圍。這件作品透過藝術、科學及技術的互動提供沉浸式體驗,猶如一場海洋探索,運用科學數據探究與瞭解自然世界,藉此方式希望提升大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7. 「超弦理論(Say Superstrings)」
根據超弦理論,世界的所有物質都是由振動的超微弦所組成,這些以不同共振頻率振動的弦,創造了宇宙萬物。Ouchhh將音樂家在舞台上的腦波活動進行視覺化,創造了一場認知表演。藉由將Delta、Theta、Alpha、Beta與Gamma腦波轉化為與現場舞台演奏同步的沉浸式體驗,觀眾可以「聽到」並「看見」音樂家的情緒、專注力、注意力,以及一些來自腦電圖的聽覺及神經反應,充滿奇幻感的視覺音樂會。
8. 「大地之母(Mother Earth)」
「Ouchhh」團隊運用台灣環境、空氣、城市交通等數據,將不同的台灣生活面向進行藝術表現,讓觀眾重啟與這座島嶼的連結,由不斷變化的資訊所組成的多樣化隱形數據,運用演算法生成的影像呈現藝術創作,將此裝置藝術轉化為傳遞資訊的媒介,講述島嶼的感染力與生命力。
三件台灣專屬數據、台灣版獨家作品
為了帶給台灣觀眾專屬感受的數據藝術體驗,展出的八件作品當中,特別挑選海洋數據、超弦理論、大地之母,此三件作品以台灣相關數據重新演算生成,打造台灣版專屬數據藝術作品。當中「海洋數據」以台灣周遭海洋相關資訊演算創作,讓觀眾在觀展同時,也能感受親臨大海中的沉浸體驗。「超弦理論」則特別邀請「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以三首台灣經典民謠:望春風、丟丟銅仔、雨夜花重新譜曲,並採集演奏者演奏時不斷變化的腦電波數據,生成組曲專屬視覺影像,在此展區中不僅可以用耳朵聆聽澎湃激昂的美妙樂曲,更可以透過雙眼欣賞樂曲的視覺化樣貌。最後「大地之母」這件作品則與台灣日常息息相關,使用了台灣不同的環境資料庫,包含空氣品質、二氧化碳傳輸與城市交通數據進行演算,展區特別以寧靜的茶園梯田景致呈現,邀請觀眾身歷融合自然、科技與藝術的茶藝盛典之中。展覽資訊:https://reurl.cc/VDa6A6
更多精采內容:www.idshow.com.tw/id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