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色系及質材的搭配,空間風格顯得大方優雅,積極連結了材質、線條與空間的關係,衍生出簡潔的意象,空間動線產生了互動性,凸顯屋主生活風格與人文精神。
充滿文化氣息的塞納河左岸,是巴黎人的最愛逗留之地;洋溢新舊混合的淡水河左岸,是台北人嶄新生活的起始夢土。
恢復老房子真實原貌精神,符合現代使用機能,以既有環境資源、資材保留再利用的角度,及古蹟維護的方式與工法,保留既有的老房子堪用部分,以滿足業主需求機能之累加堆疊、填充方式,善待環境與既有老樹、植栽、人文等。
喜歡簡約風格的屋主,希望空間能極大化並與生活機能相呼應,也無需複雜的造型綴飾。因此,在客廳的規畫中,一整片的大理石薄片牆融入了電視牆與神明桌,顛覆傳統印象而呈現出現代極簡風。右側的展示櫃放上主人最珍藏的茶壺,主機櫃亦隱蔽的規劃於其下方,而電視櫃的另一面是玄關展示櫃、鞋櫃和收納櫃,一整片牆整合了造型美感與機能收納。
以天然石材及不同材質的木作構成室內空間,木作的質樸中和了石材的冷調特性,也為現代風的設計帶來溫暖的感受。
設計將居住者對於生活的種種感動,不只反映在所看到的線面、角落之中,而是從視覺、聽覺、氛圍而至心靈的深層去探究感受,在既定空間尺度中提供知覺感下的親密及感動。
整體風格都以北歐木質感為主體,打造出生活感強烈的居家空間。極簡的設計,沒有多餘的點綴,運用簡單的木作與造型燈具,替室內增添了不同的情緒,呈現少即是美的樸質空間。
沐絲團隊黃靖玹設計總監強調,「設計」,是提供重新審視生活重心與增加家人情感的機會。捨棄過去既有的生活步調與累積的習慣,讓自然、簡單、純粹引導身心靈的嚮往,以極簡美學的實踐,做為居宅空間與生活情感持續對話的橋樑,在室內與環境連貫的概念裡,建構空間裡無拘束的自在力量,烘托出場域真切實在的本質。
孝順且求好心切的屋主為年長父母準備一所養身與自己退休的好宅,對於裝潢風格,只要求能打造出令人心情沉澱而感受到寧靜氛圍的居住空間。整體以溫潤的木質調,呈現日式禪風格。虛實之間充滿穿透感,整體空間在穩重中透出輕盈的明亮感,展現出不同於傳統的日式禪風。
家,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家的意思很廣泛,可以解釋成一個住家,也可以是一個家庭,在這裡是由住家和家庭融合演變成我們心目中那個充滿記憶的家,全家人一起在居住的空間裡創造出和家人在記憶中那獨一無二的家。
擅長用最低限度的素材,裝修出業主想要的生活空間的芽米空間設計團隊,一直嘗試擴大室內設計格局,將室外的規畫納入一併考慮,包括陽光、空氣、水及綠意,為業主打造與周遭環境自然連結的室內空間。
規劃120坪的寬敞空間,設計師江俊浩以「低度視覺.高度質感」的概念為此間整體風格。也就是不用重色彩、重視覺的強烈裝飾,而是透過隱性來傳達出屋主的生活水平、人文精神、屋子的溫度,以此方式來形塑空間,帶出大宅空間的質感;因為家是隨著歲月更添增生活文化與情感的,在質量上必須是舒服的。
此案採取開放格局規劃,不需要循規蹈矩地像一般傳統制式的空間屬性,設計師獲得屋主授權後,讓全室功能可以依循使用者的心情與生活作息而定,彈性又靈活,讓功能可以全依使用者的心情與生活而定。
開放式的設計概念,引入戶外庭園景致,讓客廳和廚房的空間共享綠意,搭配精緻的手工家具和餐桌上的華麗水晶吊燈,傳達了回歸自然的新式歐風鄉村風格。
具有珠寶設計師背景的屋主,希望未來的家能夠打造成具有展示兼收納的輕美式風格。由於這間是新成屋,而且坪數也沒有比以前老公寓的面積大,加上有些舊有家具希望能夠搬過來繼續使用,所以希望能以穿透的方式將整間房子的公共空間視覺放到最大。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道德經》 隨著各國產業全球化、自動化的普及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壓力,並伴隨著資源枯竭的隱憂;各產業逐漸走向「低成本的廉價原料──產品模組化、快速製成」的道路上,因此,趨於水平線的文化內涵正把我們引向誤區。「弱設計」指的是將更多設計以外的知識及人類對環境的關懷,充實到我們對設計的體驗上,以創造代替製造,強調環境才是主角,注重的是人與環境間的平衡。